2024年5月31日西藏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系列学术讲座第三场在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次讲座邀请我校“柔性引进”专家刘忠宝教授为广大师生做“国家社科基金申报与论证”报告。讲座由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杨西军同志主持,本校师生200余人现场听取讲座。
刘忠宝教授是北京语言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青年人才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多个权威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30余项。先后入选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泉州市“桐江学者”讲座教授、山西省“三晋英才”项目,2023年作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带头人”入职我校。刘老师从前期准备、课题论证、申报渠道三个方面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注意事项娓娓道来。
在“前期准备”环节,刘老师强调,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国家大政方针、方向,提高站位,确保研究面向学术、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我国重大战略需求。
在“课题论证”环节,刘教授认为,基础理论研究要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要注意现实性和针对性,申报书撰写应充分发挥前期成果优势、学术资源优势、学术特色优势、区位发展优势、研究团队优势,凸显选题有用性、公共性、经验性、传承性、创新性、前瞻性。
在“申报渠道”环节,刘老师不局限于“国家社科基金”,更扩展开来对全国教育规划、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等纵向项目进行了全面分析。
刘老师在讲座中强调,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社科研究的标杆与旗帜,无论对单位还是个人均十分重要,申报务必认真细致、端正态度,避免学术观点不鲜明、论证不充分、方法不具体、核心不突出等缺陷,更要避免因各种“粗枝大叶”的非学术原因落选。最后,刘老师以个人研究项目为例,为在坐师生做了生动的案例解说。
刘教授的报告生动鲜活、干货满满,展现出了扎实的知识底蕴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其中既有自身的经历感悟,又有丰富的理论思考,给学院师生带来一场难得的学术盛宴。
因接下来学术报告厅将进行“二级建造师考务会”,讲座的互动环节未充分展开。基教所将对现场反馈的问题收集整理,汇总后反馈,刘老师视情况单独回答或开展专题座谈会。
地址:中国·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圣陶南路88号 | 邮政编码:850007
校办公室:0891-6823591 招生就业办公室:0891-682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