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最高奖——“骏马奖”刚刚颁发和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胜利召开不久,在欣闻著名作家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共同主办、新疆文联作家协会、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于2012年10月19日至21日在新疆喀什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四川、云南、贵州、湖北、辽宁、山西、内蒙、广东、广西、福建、青海、台湾以及新疆各高等院校的近七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多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分三个议题展开,即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学:多民族国家的文学表述问题;民族书写:如何看待作家文学与民间传统;新疆多民族文学研究及评论。本文围绕三个议题的发言尽量做到客观呈现。
一、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学:多民族国家的文学表述问题
关于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杂志关纪新编审首先发言认为:民族文学今天所处的政策环境,是历史上最好的,也是最为宽松和最为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这是必须承认的。但当前民族文学创作面对的新问题大问题,主要在于国家统一意志的贯彻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展开,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该当如何把握和阐释。
四川大学徐新建教授提出了创建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话语的问题,他认为多民族文学史观是一个既有的基础。但这还不够。因为不能只是被动和消极地从文学史角度阐释多民族文学。我们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多民族文学理论。这个理论不仅仅关注少数民族问题,而应该整体地审视包括汉民族在内文学与文化。
四川大学博士生付海鸿就徐新建教授的“中华民族的认同还在一个过程当中”的问题,通过在西南三个大学作民族文化调查时,发现大学生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认知匮乏,提出应反思多民族文学生产与国家教育功能的关系,加强中国是由统一的多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中华民族是被各民族认同与归属的民族观教育。现代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民族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有许多途径,她关注的是中国多民族文学教育,如何创建当下多民族学科教育,在此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多民族文化教育。
暨南大学姚新勇教授、四川大学朱丽晓博士、湛江师范学院刘惠卿教授分别从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角度谈及宗教与多民族国家的文学表述问题。
二、民族书写:如何看待作家文学与民间传统
徐新建教授指出中国各民族文学的研究与发展存在“孤岛”现象,民族文学研究的学者们往往只关注自己民族的文学发展,一辈子很辛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各自为阵,交流甚少,表面很热闹、在发声,却没有对话,没有造成多民族文学的互动;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的“二元分割”的现象依然很严重。
台湾清华大学陈芷凡助理教授从台湾原住民文学发展的视角,探讨了台湾原住民音乐、歌谣在无文字的口传社会中,具有代替文字做为记录历史由来之工具的重要作用,因此那些音乐、歌谣可视为一种集体记忆、一种民间传统。随着时代递移,书写成为族人抒怀的另一个管道,而传统的歌谣叙事,在唱片工业的挟持下,创造了另一种生命,进而成为原住民文学的养分,这两个向度构成着“原住民文学”边界定义
青海民族大学贾一心教授认为研究民族文学可用人类学的一些学科方法进行,民间文学大多是活的文学,诗、歌、宗教混合在一起,纯粹理论解读,很明显脱离实际,所以必须借助前因考察、深入实景、周密调查的手段,真正接近到具体语境、情境当中去才行。
三、新疆多民族文学研究及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范子烨教授从《敕勒歌》的民族音乐学的解读角度,探讨了活跃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5世纪进入新疆的高车人(即维吾尔人先民)的音乐特点,是一种音乐学、文学、民族学与考古学四领域的交叉型研究,由此考察了蒙古音乐中“呼麦”唱法传到新疆的情况,示范了“呼麦”由忧伤的草原调变为欢快农耕调唱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阿地力研究员长期研究玛纳斯史诗以及突厥语民族史诗传统,介绍了新疆少数民族的口头诗歌传统的情况,认为从理论上来说新疆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如何交错发展地区。
喀什师范学院姑丽娜尔教授系统统计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文学创作的情况,提出了构建喀什噶尔学的设想和路径。
新疆师范大学王佑夫教授由自己的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文库编纂研究谈到,中国文学的批评理论实际上存在两个系统,一个叫汉语系统或汉字文学系统、一个是少数民族文学系统,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现在高校用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实际上是汉文学理论批评史,因而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史应有另一个文学系统存在,正因如此,我们应把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发展过程的成功经验、不同特征做一个历史的梳理。
针对“第九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的交流,关纪新教授说到,论坛到目前为止还是坐而论道,在教学中怎么贯彻多民族文学史观、怎么把多民族文学史观推进校园,成为民族院校、重点院校的选修课与必修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继续努力的方向。
最后喀什师范学院人文系主任罗浩波致辞,他说“莫言先生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或许会引发一个新的对文学创作的鼓励,而第九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讲坛的举行,也或许会成为促进新疆文学创作与文学译介迅速发展的契机。
二Ο一三年六月十五日
地址:中国·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圣陶南路88号 | 邮政编码:850007
校办公室:0891-6823591 招生就业办公室:0891-6822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