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始建于2009年,是西藏自治区高校特色专业。本专业现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1人,建成一个自治区级高校优秀教学团队、一个自治区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0年来,遵循“提升内涵、强化特色、服务西藏”的建设方针,以维护西藏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满足西藏地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师资需求为导向,以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主线,强化针对性、地方性、师范性并重的特色,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三个体系,建设课堂教学、见习实训、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四个育人环境,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师范生技能训练、课程改革与专业建设、教育质量督导五个工程,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据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以来,毕业生获得各级教学竞赛奖励达46人次。2018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3.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和较满意率达86%。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小学教育的师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能够在西藏自治区的小学和社会教育机构,胜任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兼任一门小学其他学科教学,开展小学班级教育管理及少先队工作的“一专一兼”型小学教师。
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能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为人师表。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师德良好;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及相应的行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公德水平。
目标2:素养全面。具有必要的通识性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底蕴;掌握小学生发展知识,小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掌握马克思主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标准,掌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
目标3:胜任教学。具有教育教学所需要的设计能力、组织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科学技术开展教学;胜任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能兼任一门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
目标4:育人有效。能够运用小学生发展知识、小学班级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熟练设计、组织和实施班级教育管理活动、少先队活动及其他校园综合育人活动。
目标5:反思发展。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能通过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自主学习、及时更新个人知识结构,明晰规划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并予实施;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反思方法,能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问题。
三、毕业要求
毕业生应在师德、教学、育人和发展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一)践行师德
1.师德规范: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和唯物论、无神论,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维护民族团结;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和师德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2.教育情怀:认同教师职业,志愿为西藏基础教育服务;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爱、尊重和信任小学生,立志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心态健康,乐观积极。
(二)学会教学
3.学科素养: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理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特点,理解小学生成长的特点与差异,初步掌握小学生品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掌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其课程标准,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与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了解一门小学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及课程标准。
4.教学能力:掌握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与技能,初步具备本学科的教学能力,能初步发现和解决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初步掌握一门小学其他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与技能;能够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活动,指导和帮助小学生亲身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施,开展教学评价;普通话等级达标,获得字体书写合格证书。
(三)学会育人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初步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具有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经历,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能够有机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开展教育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学会发展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基本国情和区情,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本地区教育发展需求,初步地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能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改进。
8.沟通合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基本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 目标1 为人师表 | 目标2 素养全面 | 目标3 胜任教学 | 目标4 育人有效 | 目标5 反思发展 |
师德规范 | √ |
|
| √ |
|
教育情怀 | √ |
| √ | √ |
|
学科素养 |
| √ | √ | √ | √ |
教学能力 |
| √ | √ |
| √ |
班级指导 | √ |
|
| √ |
|
综合育人 | √ | √ |
| √ |
|
学会反思 |
|
| √ |
| √ |
沟通合作 |
|
| √ | √ | √ |
四、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
学制:基本学制3年,可提前半年或延期一年毕业。
五、毕业学分
120学分。
六、课程体系
(一)专业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伦理学基础、法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西藏历史、藏族传统道德、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等。
(二)教师教育类课程
教师口语与普通话、汉字书写、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班级教育与管理实务、教师职业道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微格教学训练、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等。
(三)主要实践及其教学要求
主要实践:少先队活动组织与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班级教育与管理实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微格教学训练、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
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上述全部实践教学任务,通过实践教学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少先队活动组织训练,初步掌握少先队活动设计、组织、实施的基本流程,基本能组织入队仪式、主题队日活动等常规少先队活动。
2.通过教育技术训练,能加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初步能运用常见教学软件实施教学。
3.通过班级教育与管理实务训练,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法,初步能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家长会、家访、个别谈话等常规教育活动。
4.通过微格教学训练,加深对课程标准和课程教学理论的理解;初步设计出较为规范的教案,初步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技能;基本能创设情境,设计和组织适宜的活动,帮助小学生亲历和体验;初步学会指导和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5.通过教育研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全方位体验师德、教学、班级管理、教研活动等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对小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对教师工作的责任心、事业心、细心和耐心,认同教师职业,强化从教意愿;进一步提升教学基本技能、班级教育与管理基本技能;初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沟通反思能力,能运用基本的调查方法和反思方法,发现、分析和探索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
(四)课程结构与学分分布
课程类别 | 学分 | 学分比例 | 备注 | |
通识教育课程 | 国家规定必开课程 | 22 | 18.3% | |
人文与科学素养课程 | 22 | 18.3% | 其中选修8学分 | |
学科专业课程 | 必修课 | 34 | 28.3% | 学科专业课程合计学分比例为36.6% |
选修课 | 10 | 8.3% | ||
教师教育课程 | 必修课 | 28 | 23.3% | |
选修课 | 4 | 3.3% | ||
合计 | 120 | 100% |
(五)周学时统计
学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课 | 13 | 17 | 4 | 0 | 集中实习18周 | 4 |
通识选修课 | 0 | 2 | 2 | 4 | 0 | ||
专业必修课 | 9 | 4 | 12 | 12 | 0 | ||
专业选修课 | 0 | 0 | 0 | 0 | 10 | ||
教师教育必修课 | 6 | 4 | 6 | 6 | 0 | ||
教师教育选修课 | 0 | 0 | 2 | 2 | 0 | ||
合计 | 28 | 27 | 26 | 24 | 14 |
七、课程计划
(一)通识必修课程 要求学分:36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周 学时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部门 | 备注 |
A0000001 | 藏文Ⅰ | 1.0 | 24 | 12 |
| 12 | 1-1 | 1 | 考试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
A0000003 | 语文Ⅰ | 1.0 | 24 | 24 |
|
| 2-0 | 1 | 考试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
A0000005 | 英语Ⅰ | 1.0 | 24 | 12 |
| 12 | 1-1 | 1 | 考试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
C0000001 | 体育与健康教育Ⅰ | 1.0 | 24 |
|
| 24 | 0-2 | 1 | 考试 | 体育艺术系 | 实践课 |
F000000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0 | 36 | 36 |
|
| 3-0 | 1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0000005 | 形势与政策Ⅰ | 0.2 | 8 | 8 |
|
|
| 1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J0000001 | 国防教育 | 2.0 | 60 |
|
| 60 | 2周 | 1 | 考查 | 学生工作处 | 实践课 |
J0000002 | 军事理论 | 1.0 | 24 |
|
| 24 | 0-2 | 1 | 考查 | 学生工作处 |
|
D0000001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3.0 | 54 |
|
| 54 | 0-3 | 2 | 考试 | 信息技术系 | 实践课 |
A0000002 | 藏文Ⅱ | 2.0 | 36 | 18 |
| 18 | 1-1 | 2 | 考试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
A0000004 | 语文Ⅱ | 2.0 | 36 | 18 |
| 18 | 1-1 | 2 | 考试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
A0000006 | 英语Ⅱ | 2.0 | 36 | 18 |
| 18 | 1-1 | 2 | 考试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
C0000002 | 体育与健康教育Ⅱ | 2.0 | 36 |
|
| 36 | 0-2 | 2 | 考试 | 体育艺术系 | 实践课 |
F0000002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0 | 72 | 72 |
|
| 4-0 | 2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0000006 | 形势与政策Ⅱ | 0.2 | 8 | 8 |
|
|
| 2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J0000003 |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2.0 | 36 | 36 |
|
| 2-0 | 2 | 考查 | 学生工作处 |
|
C0000003 | 体育与健康教育Ⅲ | 2.0 | 36 |
|
| 36 | 0-2 | 3 | 考试 | 体育艺术系 | 实践课 |
F0000003 |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 | 2.0 | 36 | 36 |
|
| 2-0 | 3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0000004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1.0 | 18 |
|
| 18 |
| 3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实践课 |
F0000007 | 形势与政策Ⅲ | 0.2 | 8 | 8 |
|
|
| 3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0000008 | 形势与政策Ⅳ | 0.2 | 8 | 8 |
|
|
| 4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0000009 | 形势与政策Ⅴ | 0.2 | 8 | 8 |
|
|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J0000004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学生工作处 |
|
B0000001 | 自然科学概论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试 | 数学和自然科学系 |
|
(二)通识选修课程 要求学分:8
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两大模块。以线上课程为主、线下课程为辅。
第二、三、四学期修读,只可选择本专业外的课程,且必须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4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4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程 要求学分:34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周 学时 | 学 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部门 | 备注 |
FF031001 | 中国近现代史 | 4.0 | 72 | 72 |
|
| 6-0 | 1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F031002 | 政治学概论 | 2.0 | 36 | 36 |
|
| 3-0 | 1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F03100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0 | 72 | 72 |
|
| 4-0 | 2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F031004 | 法学概论 | 4.0 | 72 | 72 |
|
| 4-0 | 3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F031005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 4.0 | 72 | 72 |
|
| 4-0 | 3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F031006 | 伦理学基础 | 4.0 | 72 | 72 |
|
| 4-0 | 3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E0001001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 | 36 | 18 |
| 18 | 1-1 | 4 | 考试 | 教育系 |
|
FF031007 | 西藏历史 | 4.0 | 72 | 72 |
|
| 4-0 | 4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F031008 | 少先队活动组织与管理 | 2.0 | 36 | 18 |
| 18 | 1-1 | 4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实践课 |
FF031009 | 应用文写作 | 2.0 | 36 | 18 |
| 18 | 1-1 | 4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实践课 |
FF031010 | 藏族传统道德 | 2.0 | 36 | 36 |
|
| 2-0 | 4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四)专业选修课程 要求学分:10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周 学时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部门 | 备注 |
FF032001 | 西藏民俗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九选五 |
FF032002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F032003 | 中共党史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F032004 | 教育政策与法规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F032005 | 教师专业发展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F032006 | 政治经济学概论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F032007 |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F032008 | 中国古代史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FF032009 | 社会学概论 | 2.0 | 36 | 36 |
|
| 2-0 | 6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五)教师教育必修课程 要求学分:28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周 学时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部门 | 备注 |
H0003001 | 汉字书写 | 1.0 | 24 |
|
| 24 | 0-2 | 1 | 考查 | 教务处 | 技能课 |
E0003001 | 普通心理学 | 3.0 | 48 | 48 |
|
| 4-0 | 1 | 考试 | 教育系 |
|
A0003002 | 教师口语与普通话 | 2.0 | 36 |
|
| 36 | 0-2 | 2 | 考查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实践课 |
E0003002 | 普通教育学 | 2.0 | 36 | 36 |
|
| 2-0 | 2 | 考试 | 教育系 |
|
E0003003 | 班级教育管理实务 | 1.0 | 18 |
|
| 18 | 0-2 | 3 | 考试 | 教育系 | 1-9周,实践课 |
FOOO3001 | 教师职业道德 | 1.0 | 18 | 18 |
|
| 2-0 | 3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10-18周 |
FF033001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 | 4.0 | 72 | 36 |
| 36 | 2-2 | 3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FF033002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微格教学训练 | 4.0 | 72 |
|
| 72 | 0-4 | 4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实践课 |
D0003003 | 现代教育技术 | 2.0 | 36 | 18 |
| 18 | 1-1 | 4 | 考试 | 信息技术系 | 实践课 |
H0003002 | 教育见习 | 1.0 |
|
|
|
| 1周 | 4 | 考查 | 教务处 | 实践课 |
H0003003 | 教育研习 | 1.0 |
|
|
|
|
| 4 | 考查 | 各系 | 实践课 |
H0003004 | 教育实习 | 6.0 |
|
|
|
| 18周 | 5 | 考查 | 教务处 | 实践课 |
(六)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要求学分:4
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在以下兼教学科课程中任意成套选修一科。
课程编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 学时 | 理论 学时 | 实验 学时 | 实践 学时 | 周 学时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开课部门 | 备注 |
A0004001 | 小学语文知识 | 2.0 | 36 | 36 |
|
| 2-0 | 3 | 考试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成套选课 |
A0004002 |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 | 2.0 | 36 | 18 |
| 18 | 1-1 | 4 | 考查 | ||
A0004005 | 小学藏文知识 | 2.0 | 36 | 36 |
|
| 2-0 | 3 | 考试 | 语文和社会科学系 | 成套选课 |
A0004006 | 小学藏文教学技能 | 2.0 | 36 | 18 |
| 18 | 1-1 | 4 | 考查 | ||
B0004007 | 小学科学知识 | 2.0 | 36 | 36 |
|
| 2-0 | 3 | 考试 | 数学和自然科学系 | 成套选课 |
B0004008 | 小学科学教学技能 | 2.0 | 36 | 18 |
| 18 | 1-1 | 4 | 考查 | ||
C0004015 | 小学体育知识 | 2.0 | 36 | 36 |
|
| 2-0 | 3 | 考试 | 体育艺术系 | 成套选课 |
C0004016 | 小学体育教学技能 | 2.0 | 36 | 18 |
| 18 | 1-1 | 4 | 考查 |
课程计划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
课程名称 | 师德规范 | 教育情怀 | 学科素养 | 教学能力 | 班级指导 | 综合育人 | 学会反思 | 沟通合作 |
藏文Ⅰ、Ⅱ |
| L | L |
|
| M |
| H |
语文Ⅰ、Ⅱ |
| L | L |
|
| M |
| H |
英语Ⅰ、Ⅱ |
| L | L |
|
| M |
| H |
体育与健康教育Ⅰ、Ⅱ |
|
| L |
|
| H |
| L |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 |
|
| L | H |
|
|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H | M |
|
|
| L |
| L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M |
|
|
| L |
|
|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 | H | M |
|
|
| L |
|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 H | M |
|
|
| L |
|
|
形势与政策 | H | M |
|
|
| L |
|
|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
| H |
|
|
|
| M |
|
大学生就业指导 |
| H |
|
|
|
| L |
|
自然科学概论 |
| H | L |
|
|
|
|
|
中国近现代史 |
|
| H |
|
| L |
|
|
政治学概论 |
|
| H |
|
| L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
| H |
|
| L | M |
|
法学概论 |
|
| H |
|
| L |
|
|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
|
| H | M | M | M |
|
|
伦理学基础 |
|
| H |
|
| L | L |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L | L | M |
| L | H |
|
|
西藏历史 |
| L | H |
|
|
|
|
|
少先队活动组织与管理 |
|
| M |
|
| H |
|
|
应用文写作 |
|
| M |
|
|
|
| H |
藏族传统道德 |
|
| H |
|
| M |
|
|
汉字书写 |
|
|
| H |
| L |
|
|
教师口语与普通话 |
|
|
| H |
|
|
| L |
普通心理学 |
|
| M | H |
| L |
| L |
普通教育学 | M | M | M | H | M | L |
|
|
班级教育管理实务 | L | L |
|
| H | M |
|
|
教师职业道德 | H | H |
|
|
| L | M | M |
现代教育技术 |
|
| L | H |
|
|
|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 |
|
| H | H |
|
| M | L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微格教学训练 |
|
| M | H |
|
| H | M |
教育研习 | L | L | L | H |
|
| M |
|
教育见习 | L | M |
| H | L | L |
|
|
教育实习 | H | H |
| H | H | M | M | M |
教师教育选修课 | L | L | L | H |
| M |
|
|
通识选修课 |
| H | L |
|
|
|
|
|
专业选修课:社会科学类 |
|
| M | L |
|
|
|
|
专业选修课:教师技能类 |
|
|
| H |
|
|
|
|
八、说明
1.本次培养方案的执行时间:自2019级学生开始执行。
2.本次修订培养方案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
负责人:林咏梅(公共教学部副主任)、张越友(思政专业负责人)
教师代表:张永国(副教授)、杨富(副教授)、郑雪莲(副教授)、白玛伟色(副教授)、琼达卓玛(讲师)、田志国(讲师)、卫鹏(讲师)、郭龙岩(讲师)。
校外专家:刘权政(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小学教师代表:邓万峰(拉萨市师范附小)、尼玛措姆(拉萨市师范附小)、田苗(拉萨市城关区吉日小学)。
地址:中国·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圣陶南路88号 | 邮政编码:850007
校办公室:0891-6823591 招生就业办公室:0891-6822775